1、左官律

刘彻是刘邦的曾孙。


汉武帝刘邦的家世: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刘邦、曾祖母:(追谥)高皇后薄氏。


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祖母:孝文皇后窦氏。


外祖父:王仲、外祖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


父亲:孝景皇帝刘启 、母亲:孝景皇后王氏。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2、左官律和附益法名词解释

深度解析∶

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叛乱

七国之乱指的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汉朝削藩联合楚、胶西、胶东、菑川、济南、赵六国一齐发动的一场叛乱叛乱,叛乱持续三个月被平定。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逐渐将在楚汉战争中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消灭,以刘姓诸侯代替。刘邦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以至觊觎帝位,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逐步削夺楚、赵、吴、胶西等国封邑。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楚王戊、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甾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先诛杀晁错求诸侯退兵,失败以后决心以军事力量击败各国。周亚夫为太尉率兵平叛,固守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以轻兵断绝吴楚军粮道。吴楚叛军缺乏补给,最终溃散,汉军进攻,吴王被杀,七国之乱被以武力平定。

战后,汉中央收回叛乱诸国土地,以小块土地分封诸皇子。汉朝廷同时在制度上剥夺诸侯王的军政权力,诸侯国的独立地位被取消,与一般郡县已经没有差别。汉武帝继位以后,朝廷又继续发布“左官律”、“附益法”,以“推恩令”为手段对诸侯王国实行进一步的限制。到汉武帝之后,汉初分封留下的隐患被彻底清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左官律名词解释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正如历史正剧《汉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成为封建正统地位地位铺平了道路。不过事实上汉武帝时期从来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而宣儒并不等于弃法,法依然是汉武帝时期的最终裁决手段,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封狼居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此西域成为几大文明交汇之地,汉武帝被称为“冠于百王”。